@nolookpass 天啊我刚看到!(前两天在上班整天昏昏欲睡的)
亲爱的小叶生日快乐!!!假没结束咱就都算!(话说,我妈是2号生日,哈哈哈!
有时候想一想大家都很难,就不是那么介意很多事了(本来我就不是很在乎……),尤其是一些细枝末节不算什么是非观的问题,什么审美啊偏好啊,我有时候骂骂咧咧某些东西但其实对喜欢这些的人也没有什么偏见(但是会担心别人介意我的吐槽……所以其实也不太骂了orz),我希望如果不开心的话就不用太放在心上,多记起来喜欢的部分就挺好的,但是做不到也没什么关系,总之活着实在是太难了,大部分事我几乎不放在心上,别说恶意了我可能都不太记得……不管是我对不起别人还是别人对不起我,其实在很沉重的东西面前没多久就记忆模糊了,所以尽力都想着好的一二三四……
啊,说了这么多总之就是大家能开心的时候尽量都开心一点吧!(毫无关联……
就……我守着京都这么一个地方我每周都没心情出门转(我还有自行车!
状态可见一斑……(并且我只有一个人,就更没什么动力出门了……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从全世界最快乐的人群(不上班的游客和研学的日本学生)路过.jpg
@[email protected] 我朋友也说豆米火锅巨好吃,我心驰神往
我去年还因为(在看到香油提醒和邮件提醒心里想着可不能忘了的情况下)忘记关自动续费被sav扣了99刀呢……
学弟:没事,也就一双鞋的钱。(并转了一点钱
我当时很是失败不是在于忘了这件事本身而不是具体多少钱(虽然肯定也有影响),但是后来接受了人上了年纪就是记忆力不行而且我也不是一个人朋友也有这种经历,这也不算啥事(没错,后来生病更是印证了这一理论,毕竟我现在经常对自己说:没事,起码现在没有在住院!)。
我说完了!我现在就去换平台了(是的,没有马上换因为想着反正都已经充了一年的费了一年以后再说吧,已经关了自动付款了放心!
象友们大家好!抱歉打扰啦(鞠躬)我和我爸爸将会在今年11/10作为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DFCI)的慈善跑者,参加今年的波士顿半程马拉松。我们所筹得的所有善款(每人目标750美金)都将捐助给DFCI的癌症研究和治疗~
这次半程是很珍贵的机会,以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有决心跑21k ……我在DFCI一个治疗儿童癌症的实验室当研究员,在这里接触到很多癌症研究前沿发现的同时,也在医院部门看到许多医生为患者的健康未来奉献自己。自己作为慈善跑者,通过行动帮助到非常多的人,感觉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实验室的mentor以前作为慈善跑者参加过这个活动,爸爸也跑过好多个全程马拉松(这居然将是他第一个半马),他们都鼓励我并且也都决定今年参加,于是我就开始运动了。(今天跑了12k,常年不运动人真没想过自己能跑10k+…)
谢谢你们读到这里!一点点援助不仅会帮助推动癌症研究,也会帮助我完成我自己的小小目标
这里是我的 (http://danafarber.jimmyfund.org/goto/fiona_shan )和爸爸的(http://danafarber.jimmyfund.org/goto/yong_shan )筹款页面。
捐款可以选择匿名,通过银行卡支付。venmo的话也可以私信我,我会把捐款成功的信息反馈给你。
再次感谢大家!谢谢你们看我纠结hhh我实在是没什么地方发。也欢迎大家转发。咪下周也会继续运动~后续运动记录会更新在 #咪跑 这个tag里。比心
王敖在豆瓣大骂北大中文系,提到曹文轩借教材卖书。曹作为儿童文学作家发迹较晚,我刚好完全避过他的影响,一点他的东西都没有看过。郑渊洁骂他时我听说这个曹入选教材,曾经去看过两眼,看后觉得自己实在是非常幸运。曹的所谓儿童文学著作,要我说非常像少儿版白鹿原:压抑变态的故事发生在贫瘠生硬的地方,读着感觉随时可能出现一些不卫生的情节。
郑渊洁我也只看过前期作品,见到他从头就具备的批判成人世界的倾向,但再怎么说郑写“成人童话”,在我看到的部分,他第一是会编故事,情节和设定都吸引人;第二,他写一群小孩、小动物、有男有女的、嬉戏打闹或者做些什么事儿,情景和对话描写都非常自然,相处几乎是无性别化的。这种无性化也是儿童世界的真实。曹文轩写情节和对话都不行,从伤痕文学那里偷了很多东西,才勉强装得好像有那么回事儿似的,而同时又一并偷来了伤痕文学里的男性性饥渴,导致他下笔写女性毫无节制,写一个女孩必定顺便描写她妈,是怎么一个俏寡妇或者可怜的小媳妇,老公又不行,什么的。有小孩是这种认知顺序吗?这他妈的正常吗?!曹文轩写女孩,明显是用成年男性的眼光在打量,连同他文笔造成的效果,非常黏腻,好像是在拿眼睛舔。
说“贫困对女孩子来说也是一种隐私”的张桂梅校长真的境界好高啊!
之前还看到她给儿童之家的孤儿们吃汉堡紫米露鸡翅(这些对她们那里来说还是蛮多钱的。张虽然舍不得自己吃,但孩子要吃她爽快答应。她还说过:“你们的孩子可以富养,我们的也可以。”)。还有她之前听了“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那个梗以后,自掏腰包给女校的所有学生买当地最好的奶茶喝。(她说:“我希望有一天这些孩子们走在街上,能像喝什么就喝什么。”)这种高配得感教育…估计很多家长都做不到…
而且她真是不求回报地在托举女学生往上走(这点很多家长也做不到)。她和女高学生再三强调不要老想着她,不要老惦记要回报学校。飞出了就走吧,不用回来了。
她真的是在努力培养女孩们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