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前期对小皇帝的塑造还是往好了写的。
童年时他受董卓挟制,能做主的只有后宫采购几十个痰盂的事情,他一开始说:不可!奢靡之风,现在要买几十个痰盂以后就要买几十个澡盆(记不清楚)。
常侍:那要吐痰怎么办呢?
小皇帝:吐什么痰,咽下去!……想想挺心酸了,给批准了,说何必为难他们。
还有他十四五岁祈雨,先是质问粮食都哪儿去了,调拨了那么多粮食还是不断在饿死人。
祈雨仪式要鞭打“阳气重”的罪人,打出血来,损阳益阴能换来降雨。小皇帝却说自己才是罪人,脱下外袍接受鞭打来祈雨。
后来曹总在许昌迎奉天子,提了这件事,还是渲染了一下是小皇帝仁厚,人民愿意追随他,天命仍在汉室。
但是曹总,其实他擅自处决吕布,董承指责曹操善变,提了他过去对吕布的谄媚。
太浅尝辄止了,后续董承矫诏,责任全在董承,那此前他对曹操德行的指责就不可靠了。
杀董承是曹操没说话,下属抢先动手。
袁绍步步紧逼,曹操放弃大将军改任司空,还有结尾彩蛋,他不拆阅而直接烧毁和袁绍私通的竹简。镜头直给的部分,表现机智隐忍,多过对强权谄媚/对下属市恩。
这部电影里曹总他就是一腔孤勇要匡扶汉室、礼贤下士的无孩爱狗男。
更骚的操作还有,小皇帝疑心曹操会成为另一个董卓,给心腹董承衣带诏备用。董承转头就找了袁本初。
袁大小姐一通舌尖上的三国,显摆自己已经拿下这个州那个州,要曹操投降,还亮了明牌。
曹操不愿相信小皇帝要杀他,而董承烧了衣带诏,曹操的下属杀了董承。
官渡之战,一开始曹操落了下风,缺兵少粮被困,小皇帝居然跑去曹操营帐跟他解释衣带诏——他写的是曹操如有不臣之心,持此诏,诛杀曹操。
曹操:袁绍看到的不是这样!我了解袁绍,他自视甚高不会搞这些小动作。
——都是董承坏!
刘协您是天子啊,这出千里送(?我上次看到还是琼瑶剧《新月格格》
曹操,曹总攻大为感动,折箭发誓永不相负(喂!
后续就是老许跳反、烧粮草……
袁绍的士兵打到曹营,小皇帝没有按照曹总的布置秘密离开,他穿了一身红色礼服+白玉玉佩套装“大汉天子在此!”给曹总守阵地。
——好吧,新月格格去看情人没另外带礼服。
结尾曹袁话别,袁大小姐还在纠结偷香炉那点事儿……
易中天老师,他不在乎曹总爱谁多一点,是谁爱曹总少一点立刻打入冷宫/赐死,啧啧啧~
忧郁的白月光荀彧戏份不多,是在曹操讨伐董卓失败,带着一群残兵去乡下屯田那段出场的。曹操自己对着狗子(戏份很重的黄色小土狗)说:我想要迎接天子,但只有荀彧赞同,其他人都反对。
曹操让小土狗选方案,小土狗叼走的是表示反对的麦饼。
然后曹操对小皇帝、追随皇帝而来的大臣、民众一段演讲——make 汉室 great again(喂
……不了个是,易老师还给曹总攻拉了小皇帝这个小白花受。路上曹操和他一个水壶里喝酒这合乎周礼吗?
先看了下公主X前-师尊(喂 的短篇《没有人死于心碎》,扭曲怪博主我满意的部分,可能是其他人讨厌的:
1、重要角色同时存在BL\BG\GB各种性取向或者性行为;
2、老师就是因为被国王软禁,无法投身热爱的事业,迁怒公主,并且作为老师职务霸凌学生,这个没洗白;
3、老师他哥对于自己平步青云和小弟的“恋情”什么关系,是误会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没有明确的答案。
我是喜欢相爱相杀设定的,但感觉镜台老师的对话太直给了,同时感情强度没上去,差点意思。
(叠甲)没有拉踩的意思
都有点非自然生命经历(人造人vs冷冻睡眠),国王对老师,担心他死于战场算什么,向往天空的人,比如高口里纯笔下的M2,直接设定ta开机甲就是穿上红舞鞋跳舞跳到死啊~
无论师尊对国王、公主是什么感情,他的命运就是红舞鞋,有趣多了!
和公主也许没有男女异性恋情爱,但同为人造人,她是可以和他一起跳舞跳到死的舞伴,未尝不可嘛。
《青之毒》,有剧透
我还蛮喜欢这部小说梦境反转之前的伪解答(青煞杀了第一个人,其他人是青煞传人杜小姐所杀),和魏彻的真解答(青煞杀了第一个人,也就是他痛恨的唐门弟子,滕二图谋杜家财产伪装青煞杀人,却害死滕大)。
不喜欢的部分:
前文描述更多的是师父唐不疑,和师父情同父子的是小师兄松儿。主角这借壳上市为哪般 ,感觉没啥必要。
还不如坐实了主角年少轻狂,导致小师兄为了保护他被恶人打伤,扛不住病痛英年早逝呢。梦境里犯错的主角躲在师父皮下,梦醒时是主角承认过错直面心魔。
1、小师兄未能一展抱负的遗憾;2、师父无意间造就的恶魔青煞,两件事本身关系不大。主角和姐姐庸人vs天才的关系,本可以再移到主角和小师兄。然而很多篇幅都是师父在情与法之间游移,又没给主角一个足够强度的【情与法】的两难抉择——梦境里松儿对刚认识不久的杜小姐丧父+未婚夫另有所爱,疑似害死她父亲,这种同情生拔到宁愿自己不存在,欠缺说服力。
什么都想来点儿,又都差点意思。
《青之毒》,有剧透
可能我本就不喜欢长篇里最后一记反转——都是主角的幻想/梦境(以乐写哀,文中时不时暗示是非现实,或者《你一生的故事》那样环形结构,接受度更高一点)……
主角魏彻的师父唐不疑另有一位年龄虽小入门更早的徒弟松儿,松儿实际上是师兄,但师父不拘礼节,松儿平时又爱挤兑魏彻,魏彻喊他师弟。
魏彻得知小师兄死讯,去接应九死一生终于击杀魔头青煞的师父唐不易——听证人叙事——魏彻说出另一个解答——魏彻梦醒决意跟师父学推理术。
实际上是一个嵌套式的叙述:主角魏彻梦见师父去和宿敌青煞对决,出了纰漏害死人。师父为避开恶人眼目,把消息传出去,故意编造了一通亡故多年的松儿参与查案的经过。魏彻勘破信中暗语,将真凶绳之以法。
魏彻的梦里,嵌套着一个师父唐不疑编造的松儿探案的幻想。
水天一色的小说串(有剧透,叠一些)
《乱神馆记蝶梦》,书腰的宣传语是岛田庄司亲选!
看开头就知道是古代版走近科学,神婆/灵媒实际上干的是侦探的活儿,不过比起差不多类型的《心灵侦探城塚翡翠》,我更吃水天老师的叙事节奏。
——这就是她在节目里说的,想写言情结果写着写着又在写破案的小说吗?虽然是美男X丑女 CP,美男真的没什么存在感,还不如女主的女下属苑儿。一大家子各怀心事的故事,放到连城笔下会更扭曲,水天老师写得朴素而扎实。她很擅长写角色在对话中隐藏或者篡改的部分,这部不止凶手的“庄周梦蝶”,死者的管家、女仆、义妹等都有点。水天处理得很自然,比如有些事情不是当事人出于某些不可告人的动机隐瞒,只是觉得不重要给漏掉了——同时也是作者的伏笔,比如义妹说糕点是给表少爷准备的,不是给长工吃的,她只是觉得重点是劝长工莫要痴缠小姐,而非两人饮食喜好相同。
悲剧的核心是赘婿心态失衡,但从两家大人想亲上加亲——表少爷托长工传信——小姐钟情长工——尴尬送走和姑母一家,却遭天灾,老爷怨恨赘婿长工……很多事情又不是他或她能控制的。
结局好评,灵媒侦探担心夜长梦多、凶手翻供,直接用话术逼死凶手~
《黑珍珠》想和出轨男分手的小三被大婆找上门,大婆自称早已出轨遇真爱,但是丈夫除非有个爱他爱到不顾一切寻死觅活的人才肯离婚,要求小三负起责任和丈夫结婚,反转是大婆实际上是小五,她逼着小三承认有意和渣男结婚好让自己死心;
《受审的女人》女律师A接到自称是她的大学同学B的委托,B为了证实自己的身份,说出A当年和男同学C恋爱的往事。
B疑似杀害了妻子——明明手里有确凿的无罪证明,却不肯拿出来,这招连城已经在其他作品用过了。这部有一个不是叙诡的叙诡,毕竟B故意用话术骗了A,A原本以为B不肯拿出录音/录像证据脱罪,是要隐瞒妻子的性癖特异=他的妻子是女同,没想到B是男同,“妻子”是个男人,且正是A杀死的那个情人C。
看到了连城老师的黄金公式但不知道代哪对CP的真是抓心挠肝!
1、用两个情人的对话侧写某个渣男唯爱出轨的妻子;
2、C这样只爱自己,又男女通吃很有魅力的人,我想到了……格里菲斯。但是格斯不那么阴湿男同,而且也没那么高的智商打机锋去诈胡一个女律师
《黑珍珠》,双标之一:短篇集里,出轨比例太高了吧 ——看连城不看出轨,犹如去意大利旅游不吃披萨;双标之二:有些作品,如果是新人写的,完成度相当的高,可它是连城写的呀,感觉差点意思。
《初恋》,AB夫妻出现感情危机时,公公C提出要委托侦探社找初恋,初恋找到了,但公公自称在车站看到的心心念念的女子,显然不是初恋——他看到的女子有着初恋的身形,却长着婆婆D的脸。C借此告诉B,你占据着A的心,正如D一直占据着我的心一样。
——我近期没萌上哪个贵乱CP,预感哪位新人能写到这个程度堪称镇圈神作了。只是作为连城的作品,还不够呀~
很微妙的是,故事里角色的道德观。女主始终认定自己辜负了阿安,她不知道如何解释那两百块钱。少年阿安偷了簪子送给女主,女主见簪子来路不明就扔了,惹怒了阿安。中年阿安“可你知道了为什么不高兴呢?”,我感觉她不能接受偷来的花簪,但不会因此就和阿安分手,临界点就是改变两人命运的两百块钱。
连城处理得很好的就是那种我不知君君不知我。阿安真的认为给心上人偷点漂亮花簪没问题,女主父亲的钱他不会动。女主一度明白阿安虽然有缺点但绝不会害她,但还是动摇了。原本以为自己对阿安的了解超越了兄妹和夫妻之情,结果还是不明白他。
很早买了新星的《瓦斯灯》,读了没多少搁置了,反正忘记剧情就重头来过。
连城啊,写畸恋写情感之幽微真的很强。《瓦斯灯》讲得是,女主她老公酒后打死人入狱,女主无奈卖掉铺子,带着女儿回娘家给人做针线活维生。她重逢初恋阿安哥哥,若非当年女主父亲丢了两百块钱,她也不会嫁给现在的丈夫。阿安平日里手脚不干净,不少人疑心正是阿安偷了女主父亲的钱。女主坚信,哪怕阿安真起了歹心,得知父亲要卖女还债,也会立刻交还钱款,所以她后来选择和丈夫离婚,准备改嫁丧偶的阿安。
先是商店老板找上门,指责女主的女儿佩戴的花簪(阿安送的)是偷了他店里的独家款式,再是女主收拾时发现阿安妻子的骨灰坛里正好有相同金额的旧钱,正是父亲所说的一半纸钞一半铜币,她不得不怀疑,阿安不知悔改。而阿安一看女主发现坛子里的钱,也不解释就跑了。
后来女主改嫁年长的和服店老板,阿安也和一位老姑娘订了婚。他上门把钱给女主,说这是他辛苦工作积攒的,本想在女主父女面前出口气证明自己无需盗窃也能赚到这么多,却因舍不得花钱耽搁了妻子治病,出于愧疚便将钱放在骨灰坛里,他离开是不能接受女主依然怀疑他偷钱。
好久没看了点进最新章节——不了个是,这剧情有bug吧?
大概第七卷开头,谢孤白和沈家兄妹、李景风、朱大夫说的是,他是怒王后人,怒王身兼昆仑、少林两派武学,又找到了明教宝藏,这完全可以解释他指给李景风的四部武学宝典的由来。
谢孤白隐瞒了怒王后人组了夜榜这个杀手集团+九大家之外隐藏的第十家,说自己流落关外,是父亲花重金请夜榜高手救他回来。
最新连载417章,谢孤白的堂妹,曾经化名初蝉刺杀点苍派掌门的姑娘,练的是明教《玄化宝典》,故意抓了谢孤白,挑战沈未辰。
沈的视角,听闻她是谢孤白的堂妹,知道这些都是夜榜高手——蛤???
我不止一次吐槽《魔域桃源》的剧情bug,同时很喜欢两位主角如同镜像的设置——我不磕傅青云和慕容白,但是好想看类似镜像组CP故事啊!
泊名利的大侠傅青云,在侠女白蝶儿妖女唐琪两位红颜知己之间游移不定;功利心重的恶棍慕容白,只钟情楚烟寒一人。
大侠被亲近的师父、叔父坑蒙拐骗,恶棍不可教天下人负我次次抢先插刀。
最后大侠和平共存的理想破灭,死得无声无息,伴侣继承遗志;恶棍这边却是女方坚持原则,在他即将称霸武林时,设下陷阱两人同归于尽。
不知道主创是否有意为之,我蛮喜欢两位主角性格特质的一体两面。傅青云优柔善良,愿意花更多时间去了解一个人。他那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端水,并非出于二美兼得的功利目的——忍不住吐槽,角色态度转变很强行,傅蝶互动观感比较差。他如果更狡猾,明知蝶儿命不久矣,私下稳住唐琪“盼你谅解”,也不会闹得那么难看。
慕容白则相反,非常果决,看待事物也更悲观。这个特质令他不似傅青云师弟这傻白甜,在和伪善师父的较量中占得先机。也正是他的自私果决,误以为扎扎哈尔要强娶烟寒,杀了恩人一家,最终和烟寒决裂。
《消失》by:中西智明(吐槽含剧透)
这本更符合我认知的叙诡,或者说我个人对叙诡的偏见 ~ 某个对于角色来说显而易见的事物,故意瞒着读者。
阅读体验比较糟糕,占大头的因素还不是它的叙诡,是几次反转给人感觉是走低的:连环杀人案——连环杀狗案(!反对虐杀动物!)——死的只有一条狗,是几个人把散养的狗叫作不同的名字。
最后一记崩坏流,侦探才是凶手
所以呢,一个顶着天才少年光环出道的侦探,因为被红发女人甩了迁怒于红毛狗子,真情实感变着花样杀一条狗杀三次?还要故弄玄虚隐藏尸体。
他不止一次被人目击,怎么就不担心转移狗尸途中人赃并获,还想着嫁祸给寡妇或者小学校工。
唉,塑造一个逐渐崩坏的凶手,沉迷于对宠物饲主的情感虐待什么的也行,这篇情感浓度又没拉上去。
总之,是一部长板不够长,短板也没兜住的作品。
椿老师有一篇某国产影视剧同人(电视剧的原作小说看过,剧只看过剪辑片段),我当原创看了 。
CP是ALL 老叔君王,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涉及乱伦的两个情人AB,老叔这,不知道AB早已相识,并且B是他遗弃的孩子。
AB的信息差是他们各自有私心,会互相背叛。
然而,这篇和原作古代背景不同,现代是有手段可以验父子血缘的,呀,很可惜这篇坑了,我还挺期待掉皮撕破脸的。
偶尔放点吐槽的摸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