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辜公司不做人的国产漫画,点名夏天岛相关。
当然我喜欢的《长安督武司》,不能当武侠,要当作古代玄幻异能来看……
悬念是主角师兄妹组,给出的线索大概能看出移植的奇骨原本就是心晓的——设定就是又离谱又惨又经不起细究,真-骨科是哥哥拿出骨骼给原本不适合习武的弟弟去实现理想,结果弟弟死的不明不白,哥哥又把自己的奇骨移植回去了。
当世出现了两个仙引心经修行者,云家兄弟的同门夜凌空和古代人步问君。
水天一色的小说串(有剧透,叠一些)
后来反应过来《盲人与狗》,指的是死掉的一人一狗,举报毒品交易被灭口的吕良就没姓名了喂
除了爱捉弄人的熊孩子江汨,封面欺诈没画出来的那个盲人,小时候也挺一言难尽的,感觉水天老师真的和小孩打过交道。
很关键的一点是,小孩子的逻辑和大人不一样。比如江汨虽然会在利益攸关的父母面前装乖巧,恶作剧只针对旅馆住户,但他没想到人和人之间沟通一下他的“装”就会掉皮。
小刘湘也是,她并不是功利驱动的装孤儿博取同情,没想过会被拆穿反噬。
刘湘跟许飞的妹妹许琳编造捡到小熊宝宝的故事,许琳成天凶她哥,对同学还是挺好的,明知道是假的也欢欢喜喜配合着。另一位同学就不这样,她相信刘湘是被收养的孤儿,跑去跟老师说,真相大白后老师同学都孤立刘湘,连刘湘父母都会指责撒谎的孩子:找你亲爸亲妈去!
故事发生时,带刘湘外出的是她的表姐,结合杜落寒推测的刘湘来此地治病说,还有用绣花帮助刘湘识别不同的衣服,父母是有过不高兴,还是挺爱护这个孩子的。
水天一色的小说串(有剧透,叠一些)
作者自己抢先吐槽了新版《盲人与狗》宣发欺诈(?,宣发词是:伏线流推理X叙述性诡计
我个人理解,叙诡主要是通过特定叙述手法,隐瞒或者误导读者。“盲人”是谁,不止读者一开始不知道,故事里的好几个角色也都不知道刘湘的视力受损,不能算叙诡吧……
被标题欺诈的可能还有封面画手,ta真的画了一个老男人抱着一条狗……
水天一色的小说串(有剧透,叠一些)
《盲人与狗》,不解释为什么有个学生崽侦探直接让他参与——学生崽侦探生病掉线——直接切入案件,由“华生”视角去看旅馆众人,这部节奏舒服多了。
看似骄纵的落魄女明星、一会儿使坏一会儿装乖看人下菜的熊孩子、自私市侩的商人夫妇、守旧的老夫妇,卷入其中的角色身上的明面暗面描述也进步很多。
当年作者可能奔着国产工藤新一系列去的吧,结尾留了个钩子。然而,结尾何鸣和杜落寒什么宿敌赌约——老中警察小哥谁那么在意真相只有一个、侦探的荣誉感啊啊啊啊 难怪日本那边的编辑喜欢。
文娱作品不能离生活太近就是这样,换成:
大学生侦探工藤为了保护邻家大哥哥圆谷,给了一个“凶手✔手法✔过程❌”的伪解答,被青年警官服部拆穿,服部和工藤约定在下一个案件一决胜负……
就没那么违和了(喂
水天一色的小说串(有剧透,叠一些)
难怪水天一色只同意再版《盲人与狗》,早期《许飞日记》《校园惨案》几个故事写得……好稚嫩。
节目里她说不愿意写架空背景,个人感觉杜落寒系列,逻辑通顺,手法、伪解答有些设置挺灵的,但它很费劲在圆:老中没有侦探、警察为什么要相信、依赖这位学生侦探,这种费劲拖累了故事节奏。
《校园惨案》还是个连环凶杀案,出场角色又多,再分散笔墨去写另一个三胞胎兄弟侦探组合,几位死者、嫌疑人的塑造就弱了,给人感觉不如《丑小鹅》——它就没怎么解释穆青烟这个寡妇侦探or参与办案的心理学家是怎么回事。
卢冶老师说霓虹推理写作环境好,很多发布渠道,很多奖项。饭要一口一口吃,老中现在没有推理主题杂志、网文平台又分散,很难鼓励新人从短篇开始磨练到能扛长篇。
我们的国推阿加莎,刚好处于纸媒和网文的过渡期,能在杂志上发短篇,有推理主题论坛和同好交流,也算是一位时代之女呀。
我一直把兰童记成“天童真人”,并且忘了他修行的剧情,老觉得这位真人前期那么菜后来怎么和女神打个五五开的。
印象比较深的是,第二卷的《黑暗之灯》,讲述忠仆看出小姐爱慕俏和尚,以黄金相赠促成这段姻缘,和尚将松针赠予贵族少女作为发饰,并约定会还俗娶她。尔后渣男想甩了少女,用黄金买个好前程,故意在风雨之夜熄灭引路灯,导致划船来见他的少女溺亡。少女的冤魂化为头上有松针纹路的巨蛇。
——看了别的日剧才反应过来这是化用了《道成寺》。
漫画结尾蛮温柔的,男配的善良感动了化为巨蛇的少女,兰童超度了她。
水天一色的小说串(有剧透,叠一些)
听普洱猫老师的节目种草了《盲人与狗》,书还没收到,先读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丑小鹅》。
作者自己抢先吐槽办案流程不合规哈~
遗产纠纷,继承人和被继承人都没事,最先退场领盒饭的是拟定遗嘱的律师——设定就很有趣,叙事节奏蛮好的,爱八卦的主妇侦探+几个关键角色的互动确实很阿加莎。
富人样样都有了还要剥夺穷人仅有的一丁点东西,有点像《尼罗河上的惨案》。
我个人觉得本土化蛮好的是凶手。长时间被轻慢、被软暴力欺凌的丑女孩。一直以为自己是收养的,远没有亲闺女靓丽,不被喜爱是正常的,突然得知自己是养父亲生,竟然是养父要求医生把她功能正常的那个肾脏移植给姐姐。妹妹没有掀桌,反而更主动提出要给姐姐捐肾,她赌配型结果,配型失败了,才开始又懦弱又迂回又细密又洞察人心的反击,很老中……
可能这样更符合刚认识不久、有十岁年龄差的人设。
幸纪说自己无法弹钢琴,弥勒没表现出多大的感情波动,但他记得幸纪不能听某个广告的钢琴配乐。
弥勒喜爱的游戏苍之彼方,幸纪也没多大的兴趣,但他记得弥勒捏的角色穿的是篮球服。
幸纪介绍弥勒看清洁队长的节目到真的请到他们上门清理垃圾,我觉得这里两个人虽然谈不上心意相通,对未来一起生活是有点憧憬的。然后就切到疑似黑化的姐姐(对弥勒的控制狂行为,好像她还跟黑道有互动),还有找上门的幸纪父母了。
第7话切到弥勒的回忆,游戏里捏的角色造型(篮球服)和留言等伏笔回收。
弥勒实际上是姐姐被父亲强暴生下的孩子,后来长大的姐姐反杀父亲,拉着弥勒作了伪证——我不大懂,按理说,警方是可以验出致命伤的,起码老登不是自然死亡(看画面是先被砍到然后被姐姐捂死)。难道说姐姐脱罪是因为凶器上没有姐姐的指纹+大家没想到女儿会杀爹,就相信了姐姐身上沾血是急着抢救父亲。
弥勒对幸纪的关照,是因为他遭逢家变也是十五岁,他不希望另一个少年陷入泥沼。
忽然能理解两位主角互动的寡淡了,弥勒长期被姐姐照顾着,经历变故后某部分停止了成长,他实际上也是小孩子。牛郎哥已经按照女客人给的建议尽量爱护学生崽了……
和友邻提到《苍之封印》,我看的是盗版台译本,方便起见还是称呼女主苍子为林碧珊吧。
我记得玄武提了一嘴林(桐生)家有鬼族的血统,然而这对假父母根本无力保护女主,也就是说冒充他们的女儿没什么意义。
Y同学质疑过,既然人造人的年龄、记忆可以设定,那玄武直接弄个更年轻、还不认识他的小罗瑄不就没白虎(男主)什么事了,女主她根本没必要拷贝真的林碧珊的记忆。
——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女主不爱男2玄武,太TM不尊重人了!罗瑄的克隆人不等于罗瑄,罗瑄和碧珊的记忆混合,女主也不等于罗瑄了。
男2对我来说不是深情=好磕,是深情又有私心才好磕啊。赌一个罗瑄此情不渝,伴侣只剩一个头颅也爱他,不行;纯理性生成一个不认识他的罗瑄,丈夫变师父,将来看她的王夫101海选,不行……
他居然退而求其次冒充兄妹。太有意思了!
风眠看似一撩一个准,丁桀这个初恋女友,连以好脾气著称的苏旷都看不上。然而一个个惋惜或者责骂风眠配不上丁桀,从没有人质疑过,丁桀知三当三、上司睡下属老婆罪加一等、睡恩人的老婆再罪加一等,他怎么配得上柳门主、云船主。攻打银沙教,都不忘给丁帮主选老婆,没少起哄丁柳或者丁云。
——不知道作者是不是故意这么处理大环境的双标。
丁风CP就是不对等才有意思啊,如果风眠是云小鲨那样,出身好武功高威震一方的女侠,她的怨怼、背叛、最后宁愿一死也不接受审判,我可能就萌“至死不退”的部分,弱势方姿态难看的反击,鲨鱼读者心满意足~
我觉得蜗牛双胞胎姐弟,挺骨科的……姐姐是外形可见的怪异,弟弟是个性不容于世。
当格蕾丝发觉自己过剩的购物欲令她错失了攒钱和弟弟团聚的机会,处理掉各种蜗牛制品还有前夫的恶趣味影集的,是吉尔伯特热衷的火焰。
还有两人手臂上烟火灼伤的痕迹,就很命中注定的骨科啊
另,电影开头一堆蜗牛图案,我还以为是类似伊藤润二的《漩涡》那种有点惊悚的题材。
其实两位主角的妈妈嘎嘣一下就死了,爸爸残疾,更别提收养吉尔伯特那可怕的一家子伪善的教徒,电击同性恋,偷偷给女主投喂油脂满足自己性癖的前夫……都挺惊悚的。
性爱片段删的是两条狗的,还有玛丽写信说想要男友,转述有人曾告诉她的:男女如何摩擦生出小孩。
还删了麦克斯共产主义公社的背景,他讲述有宗教意味的小孩诞生(信教者的小孩是祭司下的蛋,不信教的是肮脏的妓女下的蛋)
《蜗牛》挺明显的,吉尔伯特和本应该是有些同性恋亲密举动被删了,直接跳到养母暴怒,将两个人拉去电击处刑。
少年格蕾丝参加互助小组,有个男的对她抛媚眼,后来有一处高糊打码——我原本以为是格蕾丝和男教师的性爱场面,但后来她说自己和肯是第一次。
盲猜是格蕾丝搞错了,男教师是抛媚眼约炮其他小组成员?
《苏旷传奇》红黄本和后来的人民文学社版,澡堂组、颜小朔的故事和主线时间是对不上的。
一个不知道算不算bug的是,风眠的武力值
她是作为少年良才之一被丐帮选定培养的,资质肯定不差。丁桀回忆里也提了某师太想收她为徒,是风眠耍赖不去。雪山之会,风眠那么娇弱,还不如能耍几下剑的沈南枝啊——南枝武力值新修版给削弱了。
同时,深眠术她短期内说练就练,并能控制住丁桀周野这样的顶尖高手——催眠术不似银沙毒、千尸阵要耗费人力物力制备。本土的地母一派,和中原武林逃亡出海的男武人不睦,袁不愠又是后期才和柳衔杯勾搭,啊不结拜的。此等神功,不传银沙女系,也算有点说法。
问题是,他身为昆仑派掌门亲传二弟子,平时爱看看黄书,一出手比妖女还妖女,除了能乱人心智的深眠术,还有假孕的珠胎暗结——黄书还教这?
要不是风眠恋爱脑发作自投罗网,袁不愠连个女亲信都没有,学它想干什么他自己能怀吗?!
……袁三叔,也算别有风情,多卖卖【】,何愁银沙教大业不成啊!
——太不武侠了感觉会变成奇怪的恋老癖黄文
黑泥,叠一下
没来得及和钱老师说的是,我并不是T的亲友,只是个人认为,创作是很珍贵的能力、非常需要耗费精力的事情,所以我对创作很宽容。
T创作的契机是追星,即使后来她变成追星魔怔人,我也不愿意公开去骂她喜爱的明星——默默地不去消费相关产品就是了。
反面大概是,我对抄袭,跟三次元亲友比更严厉(不强制别人遵守)。几十万字的长篇里一小段四五十个字抄了是抄;结构和表达雷同的句子连环撞是抄;抄袭之后道歉了赔钱了修改了也要把记录挂上去,作者介绍不能只提花XX缘拿奖不提X甸抄袭。
一直很困扰的议题是:免老师、苏老师的罪案题材网文,或者更极端一点的“肾和女作家”论争,取材于真实事件的边界在哪里——理论上我应该会赞同什么都可以写,但落到亲疏远近这一步估计会双标。
偶尔放点吐槽的摸鱼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