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对了,前期对小皇帝的塑造还是往好了写的。
童年时他受董卓挟制,能做主的只有后宫采购几十个痰盂的事情,他一开始说:不可!奢靡之风,现在要买几十个痰盂以后就要买几十个澡盆(记不清楚)。
常侍:那要吐痰怎么办呢?
小皇帝:吐什么痰,咽下去!……想想挺心酸了,给批准了,说何必为难他们。
还有他十四五岁祈雨,先是质问粮食都哪儿去了,调拨了那么多粮食还是不断在饿死人。
祈雨仪式要鞭打“阳气重”的罪人,打出血来,损阳益阴能换来降雨。小皇帝却说自己才是罪人,脱下外袍接受鞭打来祈雨。
后来曹总在许昌迎奉天子,提了这件事,还是渲染了一下是小皇帝仁厚,人民愿意追随他,天命仍在汉室。
但是曹总,其实他擅自处决吕布,董承指责曹操善变,提了他过去对吕布的谄媚。
太浅尝辄止了,后续董承矫诏,责任全在董承,那此前他对曹操德行的指责就不可靠了。
杀董承是曹操没说话,下属抢先动手。
袁绍步步紧逼,曹操放弃大将军改任司空,还有结尾彩蛋,他不拆阅而直接烧毁和袁绍私通的竹简。镜头直给的部分,表现机智隐忍,多过对强权谄媚/对下属市恩。
这部电影里曹总他就是一腔孤勇要匡扶汉室、礼贤下士的无孩爱狗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