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𒆳𒆍𒀭𒊏𒆠
Gate of God 第二集
巴比伦的名字是希腊语音译阿卡德语,Babilim, 意为Gate of God. 导游跟我说 bab是门,ilim是神的,我说我知道,我会讲阿卡德语。跟有些伊拉克人,尤其是旅游业从业者说我会讲阿卡德语会让他们轻微愤愤不平加恼羞成怒,就像国男发现比自己更懂的懂王一样,一个🀄️ 人会两河祖先的语言,显得他们自己更加费拉。于是这个导游过一会拿了一块有铭文的砖头来考我,问我𒀭这个字怎么读。我说读an, 他得意笑到说不对!读dingir! 我也是笑了,苏美尔语才读dingir, 阿卡德语就是读an, 当然也许你们费拉并搞不清楚两者有什么区别。说笑间我们穿过伊什塔尔门前沥青铺的古路(图一),举行典礼时仪仗队会从此入城。两河是最早使用沥青的文明,宫殿和城墙也是用沥青黏合。
城墙尽头是著名的巴比伦石狮,导游说这是尼布甲尼撒修建的,我心想这画风一看就是赫梯人建的,难道你们就不觉得它比巴比伦其他东西都丑吗?学界也早有共识,唯一的疑问在于这到底是赫梯1585BC攻陷巴比伦时留下的,还是铁器时代新赫梯建造送来的礼物。当然,为了保护费拉们脆弱的自尊,我还是不揭露这一事实为好。
两伊战争期间,萨达姆开始沉迷尼布甲尼撒,主要原因是尼布甲尼撒也同时和波斯与以色列人作战。和二战后期的希特勒自比腓特烈二世一样,萨达姆也是读史魔怔人,于是他决定斥重金重修巴比伦遗址。正如尼布甲尼撒在旧城墙每一块砖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一样,萨达姆也在新城墙每一块砖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城西的山丘上,萨达姆建造了自己俯瞰巴比伦的行宫。传言所有服务人员每时每刻都要待命迎接他的到来,但他本人只在此住过一晚。伊拉克战争期间行宫成为了美国和波兰军队的指挥所,现在无人看管,墙上满是涂鸦。
城北的宫殿仍是废墟,导游说03年之前这里是考古现场,美军入侵之后挖掘工作就此停止了。我问那为什么现在不继续挖掘呢?答曰因为发现下面有地下河,挖不下去了。笑了,所以其实和美国人也没什么关系,只是伊拉克的一切都要怨美国就是了。
@board 留言板问下_(:з」∠)_有什么靠谱的彼得大帝传记推荐吗?翻书评翻得头昏眼花。
引申出的#生活小技巧 之如何保护不粘涂层
一切带涂层的锅,都泡一会儿再洗啊!!!干掉的食物残渣千万别硬刷,涂层很容易坏的。
包括但不仅限于:
电饭煲内胆、涂层不粘锅、看不出有涂层的麦饭石不粘锅。
吃完饭把固体的食物残渣尽量倒干净后,泡一泡锅,聊聊天看看剧打打游戏,出门散个步消消食,过一会儿再去洗就好了。(再懒一点可以泡到第二天,不过夏天不推荐。)
锅碗瓢盆上已经干掉的微小食物残渣,经过浸泡湿润后真的很容易清洁。不浸泡或者只是单纯浸湿就开始洗刷会非常累,而且废锅。
跟我妈聊天才知道原来中国人习惯用力刷锅,怪不得我的电饭煲自己一个人用很久都没事,和别人(不论是父母还是朋友)一起用一个月之内就会有明显的划痕。看得我既心痛又困惑。
我懒,全都是先泡再洗的。如果有变干变硬的食物残渣粘在锅碗表面,我刷一下发现需要用力,就懒得管了,直接泡着。泡完轻轻擦一下就干净了。因为我真的很懒,我就是不想用力刷,我觉得没必要费劲,所以锅碗在我手上莫名其妙保护得很好。
而且我从小娇生惯养,不仅没自己做过家务,而且也没注意过妈妈如何做家务,以至于没有沾染上绝大部分中国人拥有的勤劳刷锅习惯……
和我妈聊天,她说家里新买的电饭煲内胆也有划痕了。还说有一次她偷懒没直接洗,泡着就出门做别的事情了。结果回家再洗发现一冲就干净了,根本不需要用力刷。她最后感叹说还是要学我,做事懒一点,不能太勤快。
另一个方法:
做饭时加一勺油以避免米饭(或别的谷物)粘在内胆上变成需要泡一泡才能洗掉的残渣
https://m.cmx.im/@xunhuan2046/109541564749207156
祝大家早日过上慵懒的家务生活,避免做饭做菜顺便吃涂层的老中人生活,吃涂层有害健康。
鱼被我摸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