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F1狂飙飞车》给我感觉很像,……
一对离异老夫老夫cp,重逢是A需要B挽救他的事业以及他看中的年下天才选手C,结果B去了车队和年下C各种意义上火花四溅。
AB离异,AC还是BC又没名没份,说出轨谁在出轨,说吃醋吃谁的醋那种,很微妙的拉扯感好萌的~
然而,结局大家各行其道非常完满,A稳住了事业,B补上了早年和A搭档的遗憾,继续为热爱的项目去另一个赛道拼上余生,C还有很美好的未来……我想不出同人该搞什么了。

骂人 

@kumori 那条我也看到了没转,感觉在夹带私货,商业化粉圈兵临城下了,同人创作还要分个三六九等,只有能画出精美画作/写出不输严肃文学的同人文的大佬才是创作者哟 :blobcattableflip:
另,今天去看了F1,确实蛮不错的,虽然我不大懂赛车,电影里比赛的临场感处理超棒的。

忘了哪位网友说的,对于某个类型作品的爱,分野不是粪作、神作,而是良作。
粪作之稀烂,大家都看不下去,神作则可能获得破圈的热度和赞誉。
良作,只有该类型爱好者才会看了一部又一部还自创一系列内部细分标准类似普鲁士蓝、宝蓝、湖蓝、靛蓝、青金石蓝、电光蓝、孔雀蓝……
细想来,我喜欢的类型只是前置条件多了点,不是单纯的悬疑推理或者情天恨海,而是悬疑+角色命运反转。良作看了好几部,这些拿给非该类型的受众,比如亲友小锦,她觉得完成度🆗,文笔情节角色塑造各方面都挺普通的,A作品的a角色和B作品b角色的经历差不多啊,哦这不是B作品这是C作品?

《离别的火焰》(有剧透,叠一下) 

我理解为什么要给男主配一个女搭档。命案目击者或者知情人,更容易对年轻女性倾诉。男主虽然不是青年,身形应该算比较高大的,加之混黑道不好惹的气质,倾诉什么,看到就想跑了。
忽然想起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台的自制电视电影,捏他名侦探柯南吧。男主童年是有名的小侦探,但有些事情(跟踪、套话、摸进私人住宅)萌娃还行,大人来做就很恶心了。 :azukisan025:

Show thread

宁宁喜欢由希是由希站出来保护她(好像是莲少的粉丝团欺负宁宁)。
妹妹,有没有可能,很有正义感女孩子也会为另一个女孩子挺身而出呢?为什么会因此觉得由希很男前啊……
我觉得有趣的一方面正是宁宁的矛盾,她会赞美由希女装很漂亮,但喜欢的还是“男前”的由希。另一方面,由希扮女装是童年时为了安抚被丈夫抛弃的母亲,他追求女主时的一串心理活动,女装是兴趣爱好,他其实是一个顺直男。

——既然要冒犯还不如冒犯到底呢,更血雨腥风一点,由希单箭头女主(宁宁的姐姐),宁宁单箭头硬汉一面的由希;音大明面上追求朴素女宁宁,理想型女性是高高在上的美艳恶女-女装由希,但由希他终究是个男的。

Show thread

萌过某部漫画的配角线(我的记忆可能有偏差):
涉及角色:单恋女主的伪娘由希、由希的好友-古怪的富家少爷莲、女主的妹妹宁宁、上学路上偶遇宁宁对他一见钟情的高中生音大
由希和女主没谈成,是因为女主这位新时代职业女性,性癖还是根深蒂固的深情霸总,霸总会自作主张,之后直球、狗狗眼,主打对女主一往情深非她不可,女主就妥协了。由希既是女主的学生,又是外形秀美的伪娘,他就没长到女主性癖上。

由希←宁宁←音大三角关系没有定论,我感觉,宁宁和姐姐口味挺接近的,但宁宁长期对着美女学霸姐姐,叠加了自卑属性,她憧憬莲少,但莲少真回应了她估计又会纠结配不配。
倘若年龄对调,宁宁是一个做劳务派遣的大龄女青年,下面有一个美女学霸妹妹,可能到婚恋关口就从了外形普通追她追得特积极的中产家庭男青年,中学少女还是有点梦幻泡泡的。

前面几条用来严以律己🆗
最后1条,为了个CP的纯洁度,要和所有不符合“洁癖”准则的人割席断交就有点吓人了哈 :blobcatoutage:

《离别的火焰》(有剧透,叠一下) 

推理部分小小骗到了我,因为一直强调死者品行高洁、渲染大公司通过不公平合同条款剥削末端加盟商,我还以为柿岛因为要救助弱者,损害高层利益于是被搞死了。
结果好基友死于情杀!
再次怀疑黑道少主对基友有些不可告人的心思。 :gay_as_hell:
欸,之前抱着朋友妻不可戏的原则,男主不过多打探别人的太太,还能理解。
基友遗孀,很多侧面描述能看出美貌惊人,而在搞出缩短女生教育时长政策的日本,美人遗孀能出国深造拿到MBA进入大证券公司,还一路做到管理高层,需要多少努力和毅力啊。
——就这样,男主听遗孀讲述在异国求学的经历,真的,非常不耐烦啊。
大哥你对一个公关牛郎都能体谅人家的难处,这么一位楚楚可怜的美女,还是基友遗孀,你也太……
而男主“官配”大原小姐,依然是美女热情倒贴的套路,不辞辛劳帮男主查案。连遗孀那些精英学霸却优柔寡断、温柔又决绝的矛盾戏份都没有。

Show thread

《离别的火焰》(有剧透,叠一下) 

我对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一知半解,阅读舒适区是阿加莎的古典一派。所以,冷硬派推理都这么gay里gay气,还是单纯藤原伊织老师BG太拉跨了?
《离别的火焰》开场就是前黑道少主听闻基友死讯,那种平静之下的痛彻心扉,我怎么又开始手插兜遮掩手上的疤痕,明明他教过我要给人好印象不能这么吊儿郎当,答应他不抽烟结果又开始抽烟了……
“在人格魅力上,柿岛是高人一等的,这跟我有天壤之别。我不是指学识和教养方面,当然,在这方面也没见过谁比他更优秀。但绝不止这些,他还富有正义感、廉洁奉公、关心他人——按说我都这么一把年纪,这些词语有点难以启齿,但用它们形容柿岛再合适不过了。……在现代社会用这个词(高人一等)好像会有所顾忌吧,因为违背了人人平等的精神,不过在我看来,这个词用在柿岛身上,一点都不觉得反感。”
——大哥你曾经如此热烈赞美过任、何、一个女角色吗?伊织老师写女角色感觉最鲜明的特质是美貌和倒贴,那种辛苦娘子煮一辈子饭的土味。

@spacelion 是的,GQuuuuuuX,网课老师上节目讲得很客气了。
FO的画手:一群老男人拿到这么好的资源搞自high同人!

老师还努力给作品找补了,也许创作者就在追求一种朴素的情感共鸣。年轻的主角们无法理解也不愿意去背负历史,他们解不开两个阵营多年宿怨,只是基于“XX好可怜,我要救XX”这样的情感,去做出抉择——政治中没有真理可言,至少还有一点真诚。
这个解法🆗,但新时代主角塑造之拉跨,带不起这个解法。
另一位老师提出,可能创作者太想要贴合当代年轻人(给一个老系列拉新观众),但角色越写实,越暴露出角色所处环境vs现实世界的落差感,还不如往传奇上掰扯。
而所谓当代年轻人,也仅限于创作者所在国家的年轻人,他们没有针对真的生活在战乱环境里的青少年做过研究。
总之是一部高开低走,比较遗憾的新作。

Show thread

有两位我以前的网课老师参与的节目,围绕着一个很有名的作品近期出了新系列进行讨论。
那部作品很有名但我只看过其中被广为诟病为偶像剧的【】,不是很了解相关设定哈。大概是有两大阵营A和B,互相仇杀不知道多少代了。以往常见套路就是A阵营颇有人望的精英vsB阵营横空出世的天才少年相爱相杀来探讨战争的意义。
……锳?(喂!
新系列为了迎合年轻人:之前XX又不是我做的,为什么要我来背负上123辈的历史阴影呢? 这样的心态,角色杀人/亲眼目睹大亲友杀了熟悉的前辈,跟没事儿似的。
老师说好像打游戏,我和我的网友联手把另一个战队的玩家给打“死”了,尽管对面的玩家和我关系也还不错。
而这种轻浮的态度似乎一直都没怎么改变。

界外补充:1、在AB向作品评论区发言:AC更般配、我萌了BA我是一个人吗、原作者说了B真爱是C——跟发言人属性没关系,这就是KY。
2、几个网友萌了AB CP(不管是原创还是同人二创)作品里的非官配CB\CA\AC…,把人家私下聊天群里的交流内容截图出去挂人——这是犯贱。

Show thread

图出自:老C_s2
我大部分时间在左2,喜欢的CP搭配难吃的作品(like:模式化的霸总娇妻)会默默点×装没看到,而喜欢的作者创作什么我都喜欢。
有不逆可拆的情况,不知道现在对公公嬷嬷怎么定义的 :EveOneCat07:
比如雷斯林,我萌他受但有没有到ALL 雷斯林那样大范围拉瓜的程度(坦尼斯X雷斯林√、达拉玛X雷斯林√、塔克西丝X雷斯林√,以及几位白名单作者的卡拉蒙X雷斯林√)

一位年纪比较大的女性投稿人,提到中学时的友人A。
漂亮时髦的A,炫耀各路男友送的贵价礼物、去很多地方旅游(不确定原话有没有说是援交),认为女生不止考学一条出路,自己比埋头念书的投稿人更见多识广,让投稿人感觉有点微妙的竞争心理,两人逐渐疏远。
投稿这个故事的时候,日本颁布了加强风俗业限制的法律,不知道A能否继续在夜世界畅游,还是变成自己这样无趣的大人了。

男同学之间这种微妙的竞争更难懂了。另一位投稿人提到友人B,大学时被一堆社团拉新搞得不知所措,是B替他解围。于是跟着B加入了某个社团,投稿人很急切想在大学谈上恋爱,B好像是通过女友的渠道得知社团成员C小姐对投稿人有好感,鼓励投稿人追求C。
结果投稿人在聚会时喝多了酒,主动和C搭话成功,两人聊得不错。但投稿人想乘胜追击邀请C跳舞,C不愿意,投稿人动手拉拽把妹子气哭了。B目睹了一切,这段尴尬导致后来投稿人和B也疏远了。——啊?

Show thread

基于共同爱好的朋友,但结局不太好的:
1、也是小剧团的朋友,三人组长大后重逢,原本聊得很开心,准备再一起排练节目演出过个瘾。然而,其中一个人,C先生排练不顺利,台词接不上,他突然冒出一句:我跟你们这种玩玩闹闹的人不一样,每天都忙着工作!
AB有点不知所措,最后只有他们去演出,和C逐渐疏远了。
2、两位女性友人,青少年时期都喜欢少女漫画、BL漫画,还自己动手画了。后来A谈恋爱,两人关于漫画的互动少了。
A说把B的BL漫画拿给男友看了,忘了原话是什么,好像A转述了A男友一些言辞轻佻有嘲笑意味的评论。B非常气愤,两人再也不联系了。
——真的会生气啊!哪怕我已经出坑了,也轮不到你们来取笑我的作品。

有一位年纪挺大的投稿人,说少年时参加了某个小剧团,剧团里有位小弟台词都说不清楚,演技也不大行。然而,小弟家很有钱,团长贪图他家的房间作为排练室,一直留着小少爷,说多练习就能进步啦。
结果一段时间后,小弟似乎开窍了,台词说得流利,表演也自然多了。
剧团成员来来去去,小弟一直都在,直到某天他说要去美国深造。若干年后,小剧团已经不演出了。投稿人在电影院看进口片时,突然看到和男主说了一句话的小配角竟然就是已长成大叔的小弟,大脑来不及反应,眼泪先下来了——你的梦想实现了呀。
小弟回国时他们还会聚一聚,时间不长,聊得却很开心。

Show thread

当然也有好结局,重新联系上的童年玩伴,聊起来发现还喜欢同一个乐队,还愿意和投稿人交换喜欢的书籍,中断的友情续上了。
有一个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的故事(我记忆可能有偏差):
投稿人1接到很久不联系的同学2的婚礼邀请,原本不想去,但2言辞非常恳切。1去了后,2在宾客面前发言说1是他的大英雄,自己当年在学校被孤立霸凌,只有1毫不畏惧陪着他。
1才想起来似乎有这么一回事。当年1和现在的新郎2不是很亲昵的朋友,只是住得近,经常一起上下学。1虽不是校霸,但校霸3和1关系还不错,大家也挺买1的面子。3不知为什么看2不顺眼,带头霸凌2,1觉得这样不对,劝过3,于是连带着1也一定程度上被孤立了。
1怎么说也是食物链上层(?的酷哥,他不肯向3低头,继续和2来往。但也有不耐烦2的时候,找借口离开2和其他朋友玩——1有一定威望,是3的小团体疏远他,其他同学还是会搭理1的。
没想到这就成了2心中的英雄?
其实2也没很爱1吧,能发婚礼邀请却那么多年不联系。可气氛已经烘托到这了,1也不好对着新婚夫妇的亲友团说自己的真实想法。2邀请1来婚礼,说出这段往事,喜欢是有的,翻篇告别也是有的。

Show thread

随便说说《渐行渐远的朋友》的嘟串
某个广播节目的投稿合集,有些故事蛮有意思的。
大部分“中断的友情”,都是原本生活在一个小区、幼儿园小学结伴上下学、一起玩耍,这样的被动绑定关系,没有很喜欢,但也不觉得童年玩伴有什么不好。长大后去了其他地方,有了更投缘的朋友,自然淡忘了。一般没什么动力去寻找这类被动绑定的友人。
比较难受的就是,多年不联系的童年玩伴突然冒出来,程度轻的是发婚礼邀请“红色炸弹”——跟你很熟吗找我要红包!程度重的,人家已经加入奇奇怪怪的宗教团体或者传销组织,来找投稿人传教骗钱的……

《名侦探柯南剧场版-独眼的残像》,有剧透,叠一下 

可能因为我近期读了《渐行渐远的朋友》,能理解一些“中断的友情”,当事人内心的幽微。不然我看完铁定会吐槽毛利叔叔:多少年不联系的朋友,你至于这么伤心吗!

Show thread
Show older
BL-icu

一个BL主题的mastodon中文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