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 newer

@foxrhapsody 四五六的话手机上下个小鸡模拟器就可以解决一切啦 :11117:

我的ti太强烈…总有一天会变成杠精(确信

同人创作生活碎碎念 

突然想起我写过“明明虚拟世界那么不堪为什么还要沉迷在里面”的文…
越写东西越发现自己是那种ego很大的很容易讨人厌的创作者,创作的野心很大目的也很功利主要是为了输出观点,为了不显得说教每次都绞尽脑汁,表达与写作水平都跟不上脑子就是了(虽然脑子里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观点主要是想说些平时说话没办法说的,而且写了之后变成故事能让我自己更好地挣脱出自身来看待这些思考)……像血腥暴力强迫性性爱这类阴间的东西对我来说就是顺手加进去的调味料,不加也能吃但是加了味道更好,很容易写出强烈的画面感与冲突,能够在快速阅读的时代留住读者的注意力,创到读者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很喜欢用。
之前做的写作类型测试里说我把我自己的作品都当做试验场,我:确实是这样。

我不太能理解创作者也会认同原嘟主说的话。毕竟创作故事时常需要一些很激烈的矛盾让情节推进下去,那些激烈的矛盾又时常需要依托于一些违背公序良俗(封建啦骨科啦囚禁啦)的背景来表达,这些并不是因为“同人女生存在和故事一样的环境里对这些很熟悉,认为感情只值得被这些对待才写”。

无论写什么、无论是谁写,无论出于什么理由,或许都会考虑是否用这些来让故事显得不那么平淡,这更像是一种“脱离秩序”在干“坏事”的那种刺激,这样的处理方式不止存在于同人创作中,其他许多严肃文学也是一样的。

另外虽然都说东亚同人女很阴间,但是其实同人创作里数据普遍较好的还是一些不用太费脑筋且甜的小段子和pwp,“当你”文学和观影体虽然受人诟病但是还是很盛行。高热量甜食还是能吸引不少人,这又该如何以“无法创作出自己没有的东西”的这种结论来解释呢?

Show thread

其实反驳那条嘟不要太容易。虽然“一切想象都建立在现实之上”,但是正是因为现实如此无趣所以人们很多时候才需要想象。能吸引人的好故事很可能不是因为“熟悉”,而是因为“它所阐释的世界与我的现实如此不同”,才能让人从现实里逃进幻想。

我乘风雪 

@shu 笑死,他配音真的太典型啦 :ablobcathyper:

我乘风雪 

徐世昌像他俩养的儿子。

Show thread

我乘风雪 

这个攻的性格怎么说…总之就是非常“阿杰的配音”的那种性格,特别是最近玩的游戏有个角色也是阿杰配音的,导致我现在每次看这篇文一到攻说话的时候,脑子里就会响起非常具象化的声音。但是其他角色的声音在脑子里完全没有如此具象化,只有一个具象化的声音真的好突兀 :AAAAAA:

Show thread

@yasu 是的,我的感觉是那篇就是除了嘟主个人体验之外没有任何能够支撑起结论的东西的口嗨啦 :11114:

总之我被冒犯不是因为ta指出了原因,恰恰是因为ta把自己随便想的东西作为一种“普遍的原因”并且还觉得自己很聪明这一点让我觉得被冒犯……不要这样随随便便代表别人啊()

Show thread

rt是俺之前说的“很多都是个人视角的观察,并不是多么客观的东西,经过网络的放大却好像很轻易地变成了什么不得了的真理结论。”详细版嘴替 :0b08:

。 

@yasu 我觉得“厌女”这个概念在每个人的定义里都太薛定谔太自由了,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很多争执都牛头不对马嘴,非常地没有意义()

。 

但是我还蛮喜欢看一些同人/耽美这些亚文化相关现象的论文()

Show thread

。 

其实近两年看到网上博主的女性视角下的作品分析我都有点绕道走……要么感觉偏执到有点法西斯了要么感觉把“受害者”这个身份执念化了。那种“对啊对啊我们都是这样”的群体认同我也时常因为无法共鸣而感到烦乱困惑。很多都是个人视角的观察,并不是多么客观的东西,经过网络的放大却好像很轻易地变成了什么不得了的真理结论,这种感觉真的很怪异,我没有办法说服自己不去质疑。

我感觉…那条能吵起来主要是因为原嘟主文字有点“俯视”的那种傲慢,还有莫名其妙就把所有同人女都代表了。

@shu 稚楚也有一篇叫这个吗哈哈哈哈哈我没有看过 :11110:

太喜欢小朝了…小春塑造这种不太正常的正常人角色好有魅力 :11133: 锯1里最喜欢的小小红也是这种…真的很可爱 :11133: 萌死我……

@shu 给友友安利废文上的《悬日》 :11118: 破镜重圆,cp还蛮有拉扯感的张力。

非常个人化的阅读体验 

@yasu 是这样!感觉和友友聊了几段之后越来越清晰了 :11117: :11117: :11117:

Show older
BL-icu

一个BL主题的mastodon中文实例。